作者: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06-03 09:53
□張欣
我有個朋友對父母很孝順,尤其父親生病走了以后,他對母親關心備至,唯獨一條,就是阻止母親重新組建家庭。他的理由就是覺得面子上過不去。我說,人都是越老越孤獨,物質需求肉眼可見地下降,吃穿用度有心無力,碰到一個看著順眼能說到一塊的人不容易,在這個人生階段,情緒價值非常重要。
其實,人老了,有些時候情緒價值反而會占據上風。我認識一個人,作為女兒她想把父母從農村接出來,吃住得好一點,但被父母斷然拒絕,唯一的要求就是請女兒拉著全村人到鎮(zhèn)上最好的館子吃一頓。因為她家以前很窮。后來女兒如父母所愿,租了幾輛大巴士,浩浩蕩蕩地拉著全村人痛快地吃一頓,父母和鄉(xiāng)親都挺滿意。這就是在給父母和鄉(xiāng)親們提供情緒價值。
有人說,我跟父母實在沒啥可聊的,那你怎么跟單位領導或公司老總就能尬聊?其實說點外面的見聞、熟人的八卦也行,都能聊得津津有味。實在沒話說,陪著坐一會兒也產生情緒價值。我有一個朋友,他對父母說你們必須健在,如果一走,那我們五兄妹肯定爭家產,所以你們?yōu)榱思彝サ暮湍酪惨蟹e極的生活態(tài)度。于是父母每天堅持走路、盤核桃、鍛煉身體,以求延年益壽。其實他們五兄妹非常團結。有的人干脆對父母說,你們就是小型的中央銀行,萬一我們下崗了,破產了,你們的退休金就能救我們的命。這也是提供情緒價值。
我們常常抱怨父母總是被賣保健品的人騙,其實騙子提供的就是情緒價值,噓寒問暖不厭其煩。反觀我們呢,不僅很少體諒他們內心深處的寂寞,真的有事也選擇三言兩語打發(fā)了他們,與騙子的行為有著云泥之別。他們經過漫長一生走至暮年,難道會不知道騙子的伎倆?只能說老年人對于情緒價值的渴望超出了自己的想象。
我的朋友佟佟經常給父母安排活動,旅游啊,游玩啊,回鄉(xiāng)省親啊,聚餐啊,等等。有一次她爸要回老家一個遠親那里走親戚,母親感覺沒必要。佟佟果斷地放下手上的工作安排起來,親自陪二老前往。她說她答應這件事的時候,父親居然鞠躬致謝。當時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。